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知地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知地黄页 > 地质

湖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

时间:2024-09-28 10:3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湖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湖北省咸宁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隶属于湖北省地质局,坐落于享有香城泉都美誉的咸宁市,是省地质局所属驻咸宁市唯一综合性地质矿产勘查和地质环
        湖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湖北省咸宁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隶属于湖北省地质局,坐落于享有“香城泉都”美誉的咸宁市,是省地质局所属驻咸宁市唯一综合性地质矿产勘查和地质环境监测保护事业单位。我队创建于1957年,1973年由原湖北省第四地质队(前身为原湖北省地质局801队),与原湖北省第五地质大队(前身为原地矿部701队)合并组成,更名为湖北省第四地质大队;1981年,改称湖北省第四探矿工程大队;1986年,重新更名为湖北省第四地质大队;1999年属地化管理后,随湖北省地质局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归湖北省政府管理。

        2014年,经省编办批准,在局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我队更名为“湖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加挂“湖北省咸宁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牌子,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2023年7月,经报请仙桃市人民政府同意,我队成立湖北省仙桃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该保护站为我队直属二级单位。更名及机构调整后,我队事业职能,从以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为主,转向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与地质环境监测保护并重,主要承担国家和湖北省下达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任务,承担咸宁市、仙桃市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环境监测与保护任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地质环境监测、生态环境保护、应急安全等技术支撑服务。

        近年来,我队聚焦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加强和推进能力建设,创新转型提档升级持续加强,资质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我队及所属企业持有地质勘查、测绘(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界线与不动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地灾危险性评估、地灾设计、地灾勘查、地灾施工等甲级资质,并拥有地基施工、地灾监理、环境污染治理、环保工程、大地测量、海洋测绘、有机化学检测等相关资质。我队依托技术优势,拥有各类型先进的岩芯钻机、环保钻机、航测无人机、无人船、管道机器人,无机和有机化学分析仪器等设备,积极向社会提供地矿勘查、岩芯钻探、矿政服务、国土测绘、地基处理、工程勘察、管线探测、实验测试、农业环保、水利市政、文化旅游、应急救援、流域综合治理等相关技术服务。

        我队现有职工1067人,其中在职职工509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拥有注册岩土工程师、一级建造师、注册测绘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共34人,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200余人,副高职称47人,正高职称4人,博士3人,硕士35人,并返聘退休专家5名。近年来,我队通过坚定不移走“人才兴队、科技强局”之路,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全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为推进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六十多年来,我队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底图”作用,在咸宁市六县市区及大冶、阳新、江夏、鄂州等地开展找矿工作,共发现和探明各类矿产资源59个矿种、69个亚矿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非油气类矿产44种,列入省级储量表的有22种,其中储量居全省前五位的达14种,钽、稀土矿(独居石)、锑、镁、建筑用白云岩和玻璃用石英岩等6种矿产居全省同类矿产资源储量之首,岩金、铌矿、钒矿、饰面用花岗岩、膨润土、石膏、高岭土和地热等8种矿产的资源量居全省矿产资源量的第2~4位。我队共探明矿床58处,其中,发现并探明的嘉鱼蛇屋山金矿床,是我国首例、亚洲地区最大的“红土型”金矿床;完成地热勘查项目16个,成功打出咸宁梓山湖,通山杨芳林、九宫山地热勘查等中深层地热井。

        同时,我队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拓展地质工作领域,开展地下找水、工民建工程勘察与基础施工,参与农业地质和旅游地质调查,湖北、湖南核电站和咸宁机场等重大工程选址勘查,参与三峡库区与咸宁市地质灾害评估、勘查、设计、施工,承担鄂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作,开展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国土调查、河湖库划界、农村房屋调查确权登记、地下管线探测、工程物探、有机检测等工作。近年来,我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广东、福建、新疆、内蒙古等省外区域及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外相关地区,进行卓有成效的地质工作。今后,我队还将在矿政管理全业务服务、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自然环境承载力评估、水土污染调查与防治、堤坝渗漏探测、建筑工程与材料检测、城市地质调查与监测、国土数字化与地质云建设等领域发挥专业优势。

        我队坚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地质“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不断加强基础管理,促进队伍建设,打造花园式基地,积极推进地矿文化建设系统化开展,积极参与咸宁市创文创卫活动,单位形象和职工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队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1项,先后获得地矿部找矿一等奖、地矿部找矿成果报告二等奖、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优秀成果奖、湖北省“找矿先进单位”、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湖北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湖北“五一”劳动奖状、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北省工人先锋号”、湖北省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咸宁市园林式居住区等荣誉。

        “十三五”期间,我队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局党委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一根主线”(以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为主线)、“三个抓手”(以“项目建设、能力建设、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原则,努力构建“两个事业、四个产业”(地质勘查事业、地质环境事业、矿产开发产业、地质工程产业、地质技术服务产业、社区服务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恢复和发展,实现并保持了快速恢复和加快发展良好态势,全面开创了全队创新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新征程吹响新号角,新阶段呼唤新作为。面向“十四五”、2035、建局百年,我队干部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宣传贯彻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回信和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加强地质工作”“展现更大作为”重要要求,围绕省局“地质立局、发展兴局、科技强局”发展战略,紧扣大队“巩固、调整、提能、增效“工作思路,牢记使命,主动作为,用好地质“随身宝”,加力推进平稳转型、精准定位、建强队伍、创新发展,坚持履行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与地质环境保护事业职能,深化“深耕咸宁、拓展区外”经营理念,完善“两个事业、四个产业”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地质”融合发展,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积极践行“我们都是追光人”新时代湖北地质精神,坚持“朴实、专业、责任、创新、包容、奉献”四队文化理念,坚持专业化地质技术服务发展方向。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流域综合治理中,地质四队人朝气蓬勃、永不懈怠,争先行、建新功,服务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服务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发展,奋力谱写湖北地质四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咸宁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仙桃加快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全省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地质智慧和力量。

        地址:https://dzj.hubei.gov.cn/sid/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