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始建于1956年,是隶属于湖北省地质局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作为驻“世界硒都”——恩施唯一的综合性地勘单位,建队60余年以来长期耕耘服务于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为地方矿产资源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全队现有在岗职工26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0人、占比70%,高级以上职称32人,中级职称56人,博士3人,硕士40人,各类地质专家库在库专家30人。机关设有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科、总工办、财务科、安全生产科、纪检监察室、离退休科;队属单位设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心、生态环境中心、地质环境中心、地理信息中心、鄂西南地质工程有限公司、恩施实验室、物业中心。 恩施州地质工作历史悠久,最早要追溯到解放前,1937年至1940年,湖北省政府组织了一个四人调查工作组,在恩施地区进行矿点调查,并著有“鄂西地质”一书。1956年,地质部中南地质局474队在恩施成立,地质二大队以此为起点,以恩施丰富的地质资源为依托,开启了艰苦卓绝且成果卓著的地质工作,此后历经恩施专署综合地质队、湖北省地质局第十一地质队、湖北省第二地质大队,于2014年更名为湖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湖北省恩施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风雨兼程,历经变迁,数代地质人开拓与创新精神不移,传承与坚守之志向不变,经历了地勘行业的跌宕起伏,屡在逆境中破局,始终以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己任,从地质找矿到全面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地灾防治到积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一次次的自我提升。 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先后发现和查明恩施州有资源储量的矿产70余种,中大型矿床30余处,提交的地质成果多次获得部、省、局表彰。其中利川市罗圈坝矿区硫铁矿详查获国土资源部优秀地质找矿项目二等奖,建始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获国土资源部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优秀成果二等奖,利川市石坝煤矿一水平南大巷大型突水堵截工程、硒产品开发研究项目、“金土地”工程高标准基本农田地球化学调查分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恩施市花石板矿区高岭土矿详查项目获省国土资源厅2000-2011年地质找矿优秀成果三等奖,恩施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暨土壤硒资源普查项目获2021年省地质局李四光科技成果二等奖。在中科院一区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5篇,最高单篇影响因子达10.75,获省地质学会优秀论文奖3项,入选局首席专家1人,获评恩施州“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先后荣获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先进集体、湖北省地质找矿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恩施州抗洪抢险救灾先进集体、恩施州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20世纪90年代,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在双河矿区鱼塘坝矿段开展硒矿详查发现“世界唯一沉积型独立工业硒矿床”,填补了全球无独立硒矿床的空白,以此得天独厚的硒资源优势,恩施被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组委会授予“世界硒都”称号。“十三五”期间,实施的恩施州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暨全域土壤硒资源普查为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查明全州8县市640.23万亩耕地、园地、草地中天然富硒、富锌、富锗土壤面积538.21万亩,恩施市新塘乡横栏村1697亩连片土地及恩施市屯堡乡7630亩连片土地于2021年、2022年分别被认定为全国首批、第二批天然富硒土地。 “十四五”以来,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将“发挥地质作用”作为根本职责和核心任务。围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恩施小龙潭、来凤城区、宣恩沙道沟成功探获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地热资源,探明潜在经济价值7400亿元的鄂西南锂矿资源。完成恩施州8县(市)1:5万风险调查评价工作、14处重点区域1:1万高精度调查和重点区段1:2000地质灾害调查,实现山区风险调查评价全覆盖;建成州地灾防治监测预警平台及应急会商技术中心,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恩施支队,完成962处专业监测预警点建设并入网投运;累计参与突发地灾应急调查750起,成功预报地灾85起,其中建始龙飞村滑坡、宣恩刘家坡滑坡两起预报入选全省成功避险十大案例,恩施市沙子坝滑坡入选全国成功避险十大案例。实施的全域旅游地质资源调查,查明地质旅游资源466处,其中世界级资源6处、国家级资源46处、省级资源128处,达到优良级及以上资源占比52.6%,新发现可融入现有景区和可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利用的地质旅游景观241处。 针对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当前发展环境的积极变化与利好趋势,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党委通过对全队各项重点任务目标的再梳理、再提升、再聚焦,对未来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进行了明确:在发展思路方面,以局党委“三个先行”(局党委提出的思想先行、工作先行、能力先行)要求为主线,深化“两服务三支撑”(服务恩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服务恩施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支撑能源资源保障、支撑生态环境保护、支撑地质灾害防治),着力实施党建引领、公益先行、质效提升、建强队伍、风险防控、基地建设六项重点任务,推动实现公益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区域业务服务全面覆盖、服务能力水平全面提升、融合发展机制全面优化、各项发展指标全面增长。在发展目标方面,到2025年,建成鄂西地质技术服务支柱力量和主力军,地质公共服务体系全域覆盖、纵向贯通、横向联接、有效运行,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分站建设实现“一县一站”,“两服务三支撑”质效持续提升、能力不断增强;紧扣主责主业拓展业务板块,做强做优生态环保业务,发展地理信息和实验检测业务;地质经济发展保持与局同频共振,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明显增长。 (责任编辑:admin) |